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9)

时间:2025-07-11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文

研讨并作出结论,应该是重结论更重过程。其他细节忽略不评。这可谓是抓住了主要问题,但仅仅探讨出结果还不够,还必须究其原因:老师仍将自己作为教学中的主角,常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解或是参考用书上的理解作为学生问题的终极理解,以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思考。就此我们应该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调整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重结论,更重过程",在教学环节中应时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与个性思考。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
授课授课老师的成长。
评课中,不仅要抓出主要问题,且要进行深层次剖析,并提出整改策略。若就课评课,点到为止,缺乏深度碰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评课,教师是没多大收获的。评课教师要在评课过程中与上课教师一起协作,在交流与碰撞中,引领教师从源头去认识、去理解,去克服,这样"拔根式"的评课才能真正推动
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挖掘素质优势,帮助形成风格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是创造教学艺术魅力的需要,是丰富学生性格个性的需要。如钱梦龙老师表现出善导型的教学风格,魏书生老师表现出民主型教学风格,而于漪老师则是情感型教学风格的代表。评课在培养教师教学风格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评课者可以凭自己的观察分析,大胆发掘执教者的素质优势,帮助
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案例】评《天净沙·秋思》一课时,不少老师对授课者的情境设计赞不绝口:导入新课时,乐曲《橄榄树》中淡淡的乡愁像小溪般流入学生的心田;朗读赏析中,陈星的《流浪歌》为诗歌朗诵配乐,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揣摩主人公心境时,费翔《故乡的云》让读者走进了主人公思乡的心。大家一致认为这是
音乐与语言营造悲凉思乡氛围的一个典范。
【评析】在评课过程中,评课者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情境设计,并详细分析有关情境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及效果,这无疑是对授课老师的极大肯定与鼓励。但这还只是就课论课,若能再深入一步,由教师的情境设计中看出他的渲染情境、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秀潜质,建议他向情感型的于漪老师靠近,帮助他在情境
渲染能力上继续发展,这将对他往后情感型风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评价一堂课,不仅要评出这堂课的优缺点,还要善于发现教师的潜藏个性,帮助教师描绘自己独特的风格蓝图。当然,在这协作过程中应注意两点:第一,教学风格应切合他本人的实际,是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
第二,要明确指出应努力的路径。
二、调整评课视角,变评教为主为评教评学并重
在传统评课过程中,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