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10)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文
着重评价的是教师的教,而极少涉及学生的学。实际上,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也取决于学生学习是否有效。 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主体地位,看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有没有得
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必须调整评课视角,变"评教为主"为"评教评学并重"。
在评教上,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评价,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评价,因为倘若教学内容的选择出现问题,那么教学方法再巧妙也无济于事。王荣生教授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理论系列,对评课方向有了极大的影响,老师们开始对教学内容选择进行评价。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如何评价老师的教,而专门谈学生
的学。评价学生的学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评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作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谈不上"主体"。看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探究,是
浅尝即止还是深入思考。
【案例】在评《珍珠鸟》一课时,从教学问题设计到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评课者都一一认真评价。但在学生情况上,只有一位教师提及,他认为学生活跃异常,尤其是课初交流有关鸟的诗句时,学生个个迫不及
待地举手,一边还大声喊:"我来,我来......"气氛浓厚,异彩纷呈。
【评析】从上面评课案例中可看出,评课老师没能对学生的学引起重视,着重评的是老师的教。即使有一位老师评及学生状态,但也极其笼统,浮于表面。其实深究课文导入,不难发现,当时学生参与面虽广,但有四个答案是重复的。评课者应从中可知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参与的深度不够。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评价老师的教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也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深度。
因为评课者的评价方向往往会成为授课者的发展方向。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状态,要看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在学
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投入、共鸣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师生之间情感和谐交
流,达成教学共振,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大、尽可能全的发展。
(二)评学生的达成状态
达成状态,即学生通过努力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学生的学
上一篇:当代汝瓷与仿汝瓷的现状与趋势
下一篇: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