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11)

时间:2025-07-11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文

习主动性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等。一堂课的优劣要立足于学生是否有得,得了多少。如果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确实增长了知识,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就应该是一堂成功的课。
【案例】在评《桃花源记》一课时,评课者一致认为,小组合作默契,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积极主动,
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评析】在评课过程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状况,但这仅仅是初步。就课例来看,本堂课学生在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上有了较大的发展,达到了预设目标。但后半节课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当,导致学生思维滞涩,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达成状态受明显影响。由此,评课在评价学生状况
时,还应更进一步,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效果如何,有无达成预设目标。
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学习成果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了发展、学业水平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达到预设目标,也就成了一堂好课。把学生的发展
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与评教并重,这不仅是评课视角上的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三、树立"课群"概念,将课例纳入教学全程中评价
评课时不能孤立地评价一节课,而是要进行整体衡量。评课者应将这节课放到学期教学及学生发展情况这个大背景下进行评价。应先弄清这节课在学期教学中的位置,了解班级学生状况,在这前提下再考虑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及教学进程安排等,然后再进行评价,否则就会断章取义。
(一)着眼于教材编排的整体性
新课程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师被赋予了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力,可以选择内容、取舍教材,甚至自编教材。站在这个角度,如果评课者只囿于一个章节内容的落实,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呼唤评课者树立"课群"概念,就是将每一节课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案例】在评《风筝》一课时,评课者认为授课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兄弟亲情上似乎不够深入,鲁迅的这篇文章向来以他的自我反省精神著称,应将这一点做为主旨。
【评析】初看评课者的评价,似乎很有道理,《风筝》一文也曾出现在高
中自读文章中,主旨确实在于他的自我反省精神。但倘若联系单元要求和课文导读,我们的评价恐怕就要改变。"单元说明"中这样简介:"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在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