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2)

时间:2025-07-11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文

课文的学习要掌握那些常识是有明确要求的,这个要求通过
课内练习鲜明地体现出来:
如《新闻两则》中课内练习:
题目一:阅读新闻,要注意他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试分别理清这两篇新闻的六要素。
题目二: 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他的主体部
分分几个层次,是怎么样衔接在一起的。"
题目三: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前两题的目的强调新闻知识的掌握,让文章成为学生掌握新闻知识的工具,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很快地找到新闻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第二题的最后部分是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第三题是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意思相近的句
子微妙的差异,以及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般强调知识性的习题具有封闭性,习题本身以单纯地认知课文、传递知识为目的,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把握程度。因此,学生也只是对当下的作业和练习作出被动的、临摹式的解答或机械记忆知识要点,而教师也主要是做出对与错、是与不是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这类题目反复练习以掌握知识要领。但是仅仅掌握知识终究是不够的,这样的题目过多,导致思维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机会,课堂上面理性的思维火花激发不出来,只好依赖教师在授课过中程巧用心思,加以弥补,对教师备课的压力比较大。
2、注重思维训练的美国中学语文教材
美国教材更多的课内练习注重训练学生对文本信息重新建构能力。他们的编者更注意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之
后对文章里所表述的内容和思想进行评价。
比如在第二课的"文学和生活"栏目里问学生
林肯是怎样利用言语来安慰和治愈听
众的心灵的?
李对于一个"只有靠剑才能维持"的联邦的厌恶能为他将弗吉尼亚的利益置于联邦利益之上的决定做出合
理的辩护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学生不能在文本当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只能在阅读之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再加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重新建构,才能回答这

2007年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论(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