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人员基本业务知识讲座(9)

时间:2025-07-10

档案人员基本业务知识

2、简述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3、简答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的构成。

文书材料归档与整理

主讲人:张颂春

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概述

1、实施的时间。《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属我国档案的行业标准(DA/T22—2000)。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规范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该标准从改革我国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出发,对归档文件整理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做出了规定,为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在“简化整理,深化检索”的客观需求下,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12月6日颁布了《规则》并于2001年1月1日实施。这是我国档案工作改革的重大举措。市档案局于01年在市直进行试点,02年在市直推开,县、区进行试点。03年起市直的所属单位和县、区直属单位全面实施。

2、适用的范围。各级机关、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社会—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面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加以编制。如组织起来。也指所编制的集体,如工会组织);仅限于文书档案的整理。

3、实施的意义。《规则》取消了组卷的环节,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和保管。的确很有实用意义。

一是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规则》的实施,使归档工作可结合日常文书处理同步操作,即“随办随归”,简化手工劳动。克服检索途径可靠性差,在立卷上投入精力过多等弊端。使档案人员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善利用服务功能上来,更好地满足档案的服务需要。

二是节省物力,减少财力投入。《规则》推行文件级管理,不再对档案原件实施形式上的加工。取消了卷皮,直接装盒,不仅节约购置卷皮资金, 同时也相应减少对档案装具的需求和库房资金的投入。缓解了档案工作在财力投入上的压力。

三是保证进馆档案质量,有利于档案的社会开放。传统的案卷内不同的文件在密级、价值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利用者可能接触到不属于利用范围的内容,既不利于保密,也影响其他档案的使用寿命。《规则》推行文件级整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馆藏档案向社会开放铺平了道路。

四是提高档案的查全、查准率、方便鉴定销毁及应用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管理等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档案部门发挥“收全、管好、用活”的职能。因此说,《规则》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是使档案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必然需求。

4、归档文件——是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并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

5、归档文件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工作过程.

6、整理原则——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时间、内容、相互关系等).

7、质量要求——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修整,字迹模糊或易退变的文件应予复制。整理长期以上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纸张、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

档案人员基本业务知识讲座(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