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12)

时间:2025-07-06

全面的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讲解

二十、代数恒等式的证明

证明代数恒等式,在整式部分常用因式分解和乘法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要特别注意运用乘

法公式和等式的运算法则、性质。

具体证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从左边证到右边或从右边证到左边,其原则是化繁为简。变形的过程中要不断注意结论

的形式。

2.把左、右两边分别化简,使它们都等于第三个代数式。

3.证明:左边的代数式减去右边代数式的值等于零。即由左边-右边=0可得左边=右边。

4,由己知等式出发,经过恒等变形达到求证的结论。还可以把己知的条件代入求证的一边

证它能达到另一边,

二十一、比较大小

1. 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值的大小,一般要按字母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常用求差法。根据不

等式的性质:

当a-b>0时,a>b; 当a-b=0时,a=b; 当a-b<0时a<b。

2. 通常在写成差的形式之后,用因式分解化为积的形式,然后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其符号。

3. 需要讨论的可借助数轴,按零点分区。

4.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的平方是非负数,在决定符号时常用到它。即若a是实

数,则a2 0,由此而推出一系列绝对不等式(字母不论取什么值,永远成立的不等式)。

诸如

(a-b)2 0, a2+1>0, a2+a+1=(a+123)+>0 24

-a2 0, -(a2+a+2)<0 当a≠b时,-(a-b)2<0

二十二、分式

1. 除式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分式的值是由分子、分母中的字母的取值确定的。

(1)分式A中,当B≠0时有意义;当A、B同号时值为正,异号时值为负,反过来也成立。B

分子、分母都化为积的形式时,分式的符号由它们中的负因数的个数来确定。

A都是整数,那么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B

A(3)一切有理数可用来表示,其中A是整数,B是正整数,且A、B互质。 B(2)若A、B及

2. 分式的运算及恒等变形有一些特殊题型,要用特殊方法解答方便。

二十三、递推公式

1.先看一例:a1=b,a2=222,a3= an+1=a2a1an这a1,a2,a3 an,an+1是对应于正整数1,

2,3 n,n+1 的有序的一列数(右下标的数字表示第几项),这一列数只要给出某一项数

值,就可以推出其他各项数值。

例如: 若 a1=10, 则a2=121=,a3=10,a4=,a5=10 5105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