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撰&183;&183;小儿药证直诀(6)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小儿药证直诀
且外感为病,
亦胡可专属之肝藏。大青膏方见於後方下云,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
其非外感之风,甚是明白,且药用天麻青黛朱砂竹黄等,皆非发散之品,
则此条所谓外感当发散,而主以此方云云,竟是认病一误,认药再误,大有可疑,
再证以大黄丸微下之一层,惟其内热生风,故可微下以泄实热,若日外感,
又安有感邪可下之理。盖仲阳此书,原属当时辗转传抄之本,实非仲阳所手定,
是以全帙中可疑之点不少,凡属疑窦,皆当是正,方不致贻误後人,反为仲阳之累。
六、肝热
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圆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笺正)寻衣领及乱捻诸物,皆肝阳肆扰,而举动失其常度,是肝有内热,
而惊将作矣,故宜泻青,然此证之手握诸物,必皆坚固有力,故知为实热,
可投是药。若神虚无主之循衣摸床,则无力而缓缓循摸,其神情状态,大是不同,
不可误认。喘闷而壮热饮水,则肺之郁热可知,故用泻白,
然此条壮热饮水以下十一字,明属肺热之症治,何以并入於肝热条中,
以此知仲阳是书,为传写者错乱,固已多矣。
七、肺热
手掏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
(笺正)肺气通於鼻,故眉目之中心及鼻面之正部,皆属於肺。
惟肺热上薰,则眉目鼻面之间,皆郁结而不能舒适,或为烘热,小儿虽不能言,
自知以手掏之,则肺热外露之明证,故用甘桔,所以宣泄肺金之郁气也。
桔梗是苦泄开通之药,非升浮发散品,此不可误信张洁古诸药舟楫,
载药上浮之妄说者。
八、肺盛复有风冷
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後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
肺不伤寒,则不胸满。
(笺正)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皆肺有实邪,当先散肺,是也。
然所谓散肺者,即发散风冷,以开泄肺家闭塞之气,当用麻防苏杏荆蒡桑蒺,
紫菀兜铃之类,必无寒凉遏抑之理。本条以散肺与发散风冷,分作两层治法,
已是可疑,且散肺胡可概用泻白,须知地骨桑皮寒降之药,止可以泻肺藏之郁热,
必不能散肺塞之窒塞,此症此药,正是背道而驰,如其误与遏塞,
适以闭其风冷於内,变证且不可胜言,安得谓是发散。仲阳之明,必无此谬,
即大青膏亦岂对症之药,此条
决非钱氏原文,後之学者,不可误信,
且末句又谓肺不伤寒,则不胸满,又岂有伤寒胸满,
而可以泻白散之寒凉抑降重其窒塞者,读者必须具此慧眼庶不为无稽之言所误。
九、肺虚热
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
(笺正)脾主囗唇,唇色深红,当属脾胃实热。何故以为肺之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