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撰&183;&183;小儿药证直诀(18)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小儿药证直诀
虚陷之黑,
所以大府不实,完谷不化,已是绝症,故谓之逆。
本文所谓脾实制肾云云,附会五行生克,却非此中真理,又谓疮入腹为脓血,
已极可笑,又连痂皮得出句,更不可解,岂传写有讹误,或妄人有窜入耶。
米谷乳食不化,本属脾肾两惫之候,岂独脾虚,而谓不能制肾,亦觉所见太浅,
仲阳或不至此。
三三、伤风
昏睡,口中气热,呵欠顿闷,当发散,与大青膏解。不散,有下证当下,
大黄圆主之。大饮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馀不可下也。
(笺正)此言外感发热之症治,病见外因,疏而散之,本无不可,但钱氏大青膏方,
却无疏散之药,大不可解,岂方末有薄荷水化服一句,已足尽发散之力耶。
若言今人治法,则用桑叶牛蒡,蒺藜象贝,荆芥薄荷等足矣。
又言大饮水不止而善食者,可微下,馀不可下,正以稚龄藏府未充,不见内实确症,
不宜轻用下药,可见仲阳立法之慎。
三四、伤风手足冷
脾藏怯也,当和脾,後发散,和脾益黄散,发散大青膏主之。
(笺正)伤风本当身热,而反手足冷,是真阳之气不充。宜用补脾者,脾主四支,
四末独冷,则脾气虚馁可知,然此非发散之症,而大青膏又非发散,真不可解。
三五、伤风自利
脾藏虚怯也,当补脾,益黄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未差,调中圆主之,有下证,
大黄圆下之,下後服温惊圆。
(笺正)伤风原是外感,不当大便自利,若见利下,非脾土虚寒而何。
钱氏益黄散,中有丁香诃子,本为温涩之法,是脾虚滑利之主剂。
调中即仲景之理中,温补脾藏,祝益黄散之不用叁术者,固是进一步治法,
又谓有下症者用下法,则既自利矣,中气必虚,何以复有可下之症,
殊与上文不能自贯。近人论温病,有热结旁流一侯,虽下清水,而肠有燥屎,
不能自下,当用下法,小儿伤风,说不到有此一症,则仲阳之意,
决非热结旁流可知,且温惊圆中有胆星、竹黄、龙脑,亦非下後必用之法,
大青膏总是文不对题,而有下症以後十四字,又必大有错误,必不能与上文联属,
并作一条。
三六、伤风腹胀
脾藏虚也,当补脾,必不喘,後发散,仍补脾也。去胀,塌气圆主之,发散,
大青膏主之。(笺正)小儿腹胀,最多食滞不化。疳积
腹膨,未必皆是虚寒,
凡胀之虚实寒热,当以所见症状辨之,不能只言腹胀二字,笼统论治,
乃谓尽属脾虚,必当补脾,殊觉未确。塌气圆胡椒为君,可以治虚寒,若是疳积,
则属实热,万不可用。此条辨症,大是颟顸,当非仲阳手笔。
三七、伤风兼藏
兼心则惊悸。
(笺正)郁热太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