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撰&183;&183;小儿药证直诀(15)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小儿药证直诀
雄黄丸方,为铅丹、真珠、雄黄、水银、雌黄、
丹砂,即是钱氏此书之五色圆,惟铅丹与铅为异,然外台於铅丹下注熬成屑三字,
则铅丹本不须熬而後成屑者,可知外台丹字,原属衍文,且於雌黄之下注云,
一本无,则其方实与钱氏并无小异。)合而观之,知癫为脑神经病,灼然无疑,
又何必强以五脏五兽,妄为分别,且治法既同,尤可见分藏论症。更属穿凿附会,
可鄙可嗤,本无实在理由可说者也。
犬俌,反折上窜,犬叫,肝也。
羊俌,目瞪吐舌,羊叫,心也。
牛俌,目直视,腹满,牛叫,脾也。
鸡俌,惊跳反折手纵,鸡叫,肺也。
猪俌,如尸,吐沫,猪叫,肾也。
五俌重者死,病後甚者亦死。
三二、疮疹候
面燥 炕C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 嗽喷嚏手足梢冷。
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也。惟用温凉药治之。
可妄下及妄攻发。受风冷。
(笺正)疮即今之所谓痘。疹即今之所谓淋,吾吴谓之痧子,甬人谓之哘子。
此以天行之厉气而言,风温外袭,肺胃首当其冲。 嗽喷嚏是肺病。
面燥 状O胃热。呵欠亦肺胃病。目赤是肝脾热。手足梢冷者,指尖冷也。
惊悸是心肝热。多睡是脾热。所谓用温凉药治之者,盖有虚寒症,止宜温养;
有实热症,止宜清凉,不可投大辛热太苦寒之剂,极於一偏也。
妄下则处其 ,每致内陷,妄发则虚其表,愈增毒焰,故仲阳悬为厉禁。
不可受风冷者,痘疹皆以发泄为主,宜透达不宜遏抑,若风冷外束,发泄不透,
变症蜂起,多致不治。三者之害,皆极危险,示以禁约,不独医者必当守此规榘,
凡为父母者,亦不可不知。
五藏各有一证,肝藏水侤,肺藏了侤,心藏斑,脾藏疹,归肾变黑。
(笺正)此分五藏,其证不甚可解,即其名亦颇庸俗,盖当时俗见,妄为分析,
其义殊不可言。而近年种牛痘法,盛行於时,最为简便,且无流弊。
旧法种痘,几为广陵散,是以寿颐治医三十年,痘证极少经验,不敢谬加评哣,
姑付阙疑,以俟能者。归肾变黑,则肾水涸而相火炽,有焦枯瘪陷之危,
是宜大剂沃焦救焚,养水以滋阴液。
惟斑疹病後或发俌,馀疮难发俌矣。木胜脾,木归心故也,若凉惊用凉惊圆,
温惊用粉红圆
。
(笺正)痘後阴伤,虚火上扰,俌之与惊,亦所时有。钱谓惟斑疹後发俌,
亦所难详,木胜脾,木归心云云,此附五行,未免可鄙。而凉惊丸、粉红丸,
皆是清凉之剂,何以分治凉惊温惊二症,尤所不解,盖传写者或有讹误矣。
小儿在胎十月,食五藏血秽,生下则其毒当出,故疮疹之状,皆五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