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撰&183;&183;小儿药证直诀(21)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小儿药证直诀
。
(笺正)稚龄真阴未充,其阳偏旺,热甚则气火升浮於上,故多发惊俌,
末一句无谓。
四七、肾怯失音相似
病吐泻及大病後,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药,此非失音,
为肾怯不能上接於阳故也。当补肾,地黄圆主之,失音乃猝病耳。
(笺正)此脾肾大虚而不能言,乃正气之馁,非音 之不能出声,故宜补肾,
然是大虚证,河间地黄饮子,庶几近之。仲阳止有六味,终未免病重药轻,
至赵养葵而直以六味统治百病,不可谓非此集之开其先路。
四八、黄相症
身皮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 背强,大小便涩,一身尽黄,面目指爪皆黄,
小便如屋尘色,看物皆黄,渴者难治,此黄疸也。
二证多病於大病後,别有一证,不因病後,身微黄者,胃热也,大人亦同。
又有面黄腹大,食土,渴者,脾疳也。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古书云,
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胃怯,胃不和也。
(笺正)此以黄病黄疸,分为二候,亦未尝分得明白。渴者难治,以黄是湿热,
湿滞脾胃,下当渴饮,且治黄,必利小便,而後湿有所泄,如其渴饮,,
则不能再为利水,以重伤其液,故曰难治。然黄病多起於暴,是为实热,
而乃曰多起於大病後,则指虚黄而言。然非凡病黄者,皆是虚证,
岂仲阳专以脾虚气陷,面色萎黄者言之耶。然萎黄之黄,与湿热之黄,一虚一实,
证治绝不相同,此岂可浑浑言之,本节殊未了了。其胃热一层,
则即湿热黄疸之实证,胀大之疳,则正虚而邪实也。其淡黄兼白一层,
则即萎黄之虚证,此节诸黄,或虚或实,各各有别,仲阳之言,太嫌含混,
未为尽善。
四九、夏秋吐泻
五月十五日已後吐泻,身壮热,此热也,小儿藏府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
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
六月十五日已後吐泻,身温似热,藏府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泻黄白色,
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後多服玉露散。
七月七日已後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
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真黄散,食後少服玉露散。
八月十五日已後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乾哕。泻青褐水,当补脾,
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笺正)此四节,据时令以定吐泻之或寒或热,太嫌呆板,不可为训,
凡病皆当以见症分别寒热虚实,断无执时节以论治之理,而所谓几分热几分冷,
尤其胶柱鼓瑟,必非确论。
五十、
吐乳
吐乳泻黄,伤热乳也。吐乳泻青,伤冷乳也,皆当下。
(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