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之比较研究(9)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一、问题的提出和基本的思路
最大的,但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往往有人云亦云、缺乏创新之嫌,或个人心得、经验主义之嫌。因而推广价值较小,但普及作用较大。
4、比较型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比较,一类是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将国内语文教学大纲与国外母语教学大纲相比较,比较的重点在大纲的内容上,如:俞越龙‘大陆、台湾、香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纵向比较就是着眼于国内语文教学大纲,或是将新旧两个教学大纲相比较,以辨别其先进性,或是将几个大纲相比较,以描述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如:戴正兴‘新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述要》(‘云南教育》2000年第17期);倪庆选‘新旧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之比较》(<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横向比较有助于我们问接的认识国外母语教学的状况,给国内语文教学及大纲的制定以借鉴;纵向比较有助于我们清晰的地把握语文教学及大纲发展的历史脉络,明晰它们的未来取向.
介绍型与学习型主要以新大纲的颁布为契机,以语文教学大纲的参与制定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主要研究队伍。语文教育工作者主要介绍学习语文教学大纲的心得和体会,介绍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方法与经验。批评型主要出现在新大纲的酝酿期。讨论语文教学的得失最终大多集中到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目的的规定性上来。讨论的最终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到新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二者的规定。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语文教育界展开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讨论之激烈程度都是空前的。讨论的成果最终在2002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得以体现。比较型往往集中在语文教学目的的研究中。多是横向的,将几个国家或地区加以比较,以分析其异同之处,给国内教学以镜鉴。
这些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研究,都以其自身独立的特点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三)新课标的确立和实施
新课程标准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集大成者,它的确立和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空间,对它的研究也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90年代中期,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共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6年,我国又开始酝酿面向21世纪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初露倪端,这预示着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规格必将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尤其是基础教S
上一篇:毕业论文(景区导游系统设计)
下一篇:最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