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之比较研究(17)

时间:2025-07-07

二、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演变

面实施只有三个学期,有人喻之为“断壁的维纳斯”。

1955年、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大纲是建国以来最严谨、最详尽的教学大纲。大纲有:说明,学期“教学大纲”,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文学大纲说明部分有: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文学教学法。

这套大纲的优点在于:一是它区别语言和文学的不同性质,将其单独设科分别施教,改变了我国单独设科以来语言、文学混教的状况,初步建立了语文学科内部语言、文学两大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束了建国初期语文教学中无序、无格、无计划的混乱现象;二是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完整性和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为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道路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三是语文知识独立成册,较好地纠正了重道轻文的偏向。这套大纲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过分拘礼于分科体系的建立,忽视了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严重脱离了教学中师生的实际;二是教学任务繁重,加重了师生的负担,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由此,这套大纲在部分学校只实施了三个学期,于1958年便停止实施。

总观1955年、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大纲,笔者认为下面七点应该引起重视.①有力工具。不仅把汉语看作“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而且把文学也看作“对年青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

②教养任务和教育任务。教养任务提出文学、汉语教学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教育任务提出政治方向、世界观、道德品质,审美观点、是非爱憎等方面的目标。

③培养能力和习惯。初高中都培养。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养成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习惯”。初中汉语教学,“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

④讲授知识。初中讲授“必要的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常识”,高中讲授“一些文学理论基本知识”和“系统的中国文学史基本知识”。初中汉语教学,“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一

⑤系统的教学内容。初中汉语教学内容有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等。初中高中文学教学内容有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史的常识和知识。教材编排,初一按思想内容编排,侧重反映青年、儿童的生活,初二按文学史编排,初三按文学体裁编排,古代文学作品占三分之一,现当代文学作品占三分之二.高中前三个学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按文学史排列,每个单元专题若干(作家作品,如<诗经》),专题后附文学史概述(如“秦代以前文学”).第四学期是五四以来现当代文学。第五、六学期是外国文学作品.13

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之比较研究(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