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之比较研究(11)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一、问题的提出和基本的思路
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教育大纲制定的标准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窄,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另外,大纲只局限于教学的指导,缺乏弹性,这些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已不相适应,本次课程改革决定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1实际上,在本次课程改革之前,语文教育界就率先提出了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的建议。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武夷山召开修订语文教学大纲的研讨会。会议期间,有人建议重新以课程标准作为语文学科指导性文件的名称。考虑到语文~科先改给其他学科带来的影响,教育部没有采纳此项建议.1999年新课程启动,教育部决定将各学科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并着手进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和六个具体目标,标志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2002年9月,实验范围扩大到省级实验区.2003年秋季,教育部将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秋季颁布实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将全面推广新课程,课程标准也将完全取代教学大纲。
目前,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行的试用修订版语文教学大纲,虽然与语文新课程标准有相似之处,但毕竟是一个过渡性文件,二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1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2年4月版,第55页7
上一篇:毕业论文(景区导游系统设计)
下一篇:最新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