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教案(10)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逻辑学教案
但是,定义只能揭示事物某些方面的规定性,不能全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因而定义总是不完全的。
第七节 划分
一、什么是划分
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单独概念无须划分。普遍概念如果分子有限,可用列举的方法来明确外延。如果普遍概念的外延是无限的,则只能用划分的方法来明确外延。
划分的结构:划分的母项:被划分的概念;划分的子项:从母项中划分出来的概念。
把母项分为若干子项的根据叫划分标准。
划分和分解不同,分解是把一个具体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划分是根据某一标准把属概念(母项)分为若干种概念(子项),划分后的子项具有母项的属性。
二、划分的方法
1、一次划分:根据划分标准对母项一次划分完毕,这种划分只有母项和子项两层。
2、连续划分:把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之后,再将子项作为母项继续进行划分。如美国的征兵广告。
3、二分法: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划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A — 非A
二分法便于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应当注意的那一部分,而且它总是合乎划分规则,简便易行,不易发生错误;但它的子项是一个负概念,内涵和外延都比较模糊。二分法也可以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
三、划分的规则
1、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如果子项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就会“划分不全”。如: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缺了指示代词)。
如果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外延,就会“多出子项”。如:文学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艺性论文)。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但连续划分标准可变化。
▲ 在实际语言中,人们有时分别用不同的根据对同一个概念进行不同的划分,然后把两次划分的结果相提并论,这不会模糊概念。经常有人说“男女老少”,这是用性别和年龄这两个根据分别对同一个母项进行划分的结果,决不会有人误以为男女当中无老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这是更复杂的划分,是多次划分的结果。
划分中并不是绝对不允许同时使用两个划分根据。如果两个根据产生完全相同的子项,可以说这种划分同时使用了两个划分根据。例如把句子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既可说划分根据是语气,又可说划分根据是用途。
▲ 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突然站起来说: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总理说:“有18元8角8分。”记者们为之愕然!接着周总理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合计为18元8角8分,”周总理运用在不同条件下,划分根据可以不同的逻辑学原理,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不以总额为依据而以发行面额为划分根据,既保守了财政机密,又避免了直接拒绝。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如人分为:男人、女人、女博士。
四、划分的作用
1、可以扩展,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2、可以明确概念的外延,使人们了解一个概念能适用于哪些对象。
五、分类与列举
1、分类
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的划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任何分类都是划分,但不是所有的划分都是分类。两者差别: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要比划分标准更高,凡能区别对象的一般属性都可以作划分标准,而分类则要求对象的本质属性。
(2)作用不同。划分具有临时性,分类则是关于某类对象的知识的系统化,它被固定在每门科学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例如门捷列夫关于化学元素的分类。
分类可以分为自然分类和辅助分类。自然分类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把对象排列成各个类。辅助分类根据对象某种显著特征把对象排列为各个类,目的是易于找出某个对象。如汉语词典。
下一篇:2013中考考前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