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案(7)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但不稳定,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
童年文学:注重想象与认识。题材广泛(社会自然科学),随生活圈子的扩大而扩展,形式多样,形象鲜明,情节曲折,构思新颖。人物形象鲜明:趣味性、游戏性、夸张。适合文体有儿歌、童诗、童话、科学文艺、短篇儿童小说。
C少年期:过渡年龄特征即半儿童半成年的心理特征(危险期),是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矛盾的时期。这时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注意力较集中、稳定,词汇丰富起来,能掌握较复杂的语法结构,个性特征开始明显表现出来,世界观正逐渐形成。
少年文学:注重美育与引导。此时已不满足篇幅短,文字浅显的作品,应具备深刻、系统、全面的知识内容,人物立体而有深度,有较强的文学性、情节曲折,构思新颖的中长篇作品,艺术表现有个性化,有一定探索性,开始关注和表现人的复杂情感和内在情绪,与成人文学较为接近。主要文体有少年小说,幻想小说、少年诗、散文、报告文学、寓言等。
四、小结: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是得成人文学相对而言的。越写给年幼的儿童,它的特殊性要求就越多。但不论哪种儿童文学,它在内容形式上都要有:1正确的主题思想2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3紧凑生动的故事情节4准确生动的语言
五、作业:思考:儿童文学的特征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特征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2、通过例举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加深对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教学重点:1儿童文学表现的特征2、美学的特征3接受的特征
教学难点:美学的特征
教学课型:理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材处理:以教材为主,适当补充。课件制作
教学方式:讲授法、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表现的特征)导入: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部分,是文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必须遵循文学的一般创作规律,但在创作目标、表现内容、读者对象等方面有别于成人文学。
上一篇:通信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