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案(16)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变换韵脚。 例:《孙悟空打妖怪》
用一字押韵——一字韵例 《好孩子》
四 儿歌的结构特点
儿歌具有口头文学的特点,结构单纯,篇幅短小。如:《星星》:“满天星----星,都眨眼-----睛,那颗最-----亮,照到北-----京。“句式短,易诵易记,琅琅上口。所以从句式看,不固定,有二——七言不等,从分节看,有1——3节,儿歌的句式和分节便构成了儿歌特殊的结构特点。
1、儿歌的分节:一节式、两节式、三节式 (NO 39)
2、儿歌的句式:具有2——7言不等的句式。
五 儿歌的形式
儿歌的特殊形式是指儿歌受到汉语语音、词汇的影响,在世代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殊形式,这些形式有的因内容造成,有的因功能造成,有的因语音造成,有的因词语造成。常见的特殊形式有以下几种:
1 摇篮歌:“从母亲嘴里听来的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听到的文学”(泰戈尔)(即兴生情,随口吟来,自然朴实)例: 摇篮曲(戈特尔词 莫扎特曲):
2数数歌 (将数学和文学巧妙结合):认识数是儿童学习计算的第一步,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对抽象的数字概念的把握有一定困难,。这种儿歌既有数序,又有计算,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如《五指歌》。
有的数数歌,没有什么情节或形象,但经作者的巧妙安排,有了韵律,便于幼儿掌握数序。如: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到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到十七,/十八和十九/二十,二十一。给年龄稍大的儿童数数歌,不仅培养他们数序的概念,而且还要训练他们计算的能力。如传统儿歌《数蛤蟆》
3问答歌(设问作答):也称盘歌和对歌,它是通过一问一答或几问几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去认识事物的儿歌,这种儿歌能启发儿童思考,培养儿童观察事物、比较事物的能力。如《尾巴歌》(几问几答)。《对歌》(一问一答):什么竹,最青翠?/韶山竹,最青翠。/什么山,最雄伟?/井冈山,最雄伟。/什么水,最珍贵?/延河水,最珍贵。/什么歌,飞全球?/《国际歌》,飞全球。
4 连琐歌 (也称连句或连珠体,采用修辞顶针用法结构全歌即把上句结尾的词语用在下一句的开头,或用谐音词连接上下句,逐句相连)这种儿歌歌词不一
上一篇:通信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