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案(3)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并经常把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素材记录下来。童年不同样。因此要学好儿童文学,就要了解孩子,就要自己得有童真、童趣。
四、要求:
做好笔记
广泛阅读
背诵儿歌、儿童诗
板书见课件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基本内涵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理性、正确、深刻地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
教学重点:在比较、批驳中建立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概念的把握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处理:重新查找资料,课件制作
教学方式: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什么是儿童文学?先让同学做感性理解。
二儿童文学的几种说法
儿童本位论:
这是以美国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儿童文学理论。五四运动以后,胡适、周作人在中国搬用了这一理论。他们认为“所谓儿童文学者,即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组成的文学,由儿童的感官可以直接诉之于其精神的堂奥者”。他们倡导以儿童兴趣为中心,他们喜欢、有兴趣,能够看,不妨尽罗这些东西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看,用不着教师来教”,也“不必顾及实用不实用”。 这种说法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它把儿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张扬了童心,解放了童心。但它否定儿童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割裂儿童与社会、政治、教育的关系,这显然是片面的。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有人就开始轻视儿童文学,认为是“小儿科”,将它看成娃娃文学,是“小狗叫,小猫跳”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解放后,批判了“儿童本位论”儿童文学观,对儿童文学作了较全
面的考察,提出些较符合实际的看法,但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尤其是文革时,儿童文学不被重视,理论研究又十分薄弱,有人就试着以是否以写儿童为标准来区分是否是儿童文学。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儿童文学中确实太多写儿童的,但也确有一部分是写成人的。如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仙女、王子、美人鱼等。甚至有些作品并
上一篇:通信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