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一次作业(18)

时间:2025-07-07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认定:立案标准。(1)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2)行贿数额不满1万元,但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或向3人以上行贿的,或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或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认定。概念: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合法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认定: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30、滥用职权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认定。概念: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滥用职权的行为,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滥用职权的行为会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认定:与一般滥用职权行为的界限。如果滥用职权行为没有造成这种损失,或者造成损失的程度还没有达到重大的,则发球一般滥用职权行为,只能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滥用职权案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3)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4)其他损害国家声誉,或者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5)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6)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与其他滥用职权型渎职犯罪的界限。对于某种行为可能既符合特定的滥用职权型犯罪的规定,也符合《刑法》第397条的一般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按照特别条款优于普通条款的法条选用原则,依照特定的法条所规定的犯罪定罪处罚,而不是按一般的滥用职权罪定罪。

31、 玩忽职守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认定。概念: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认定:与一般玩忽职守行为的界限。如果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就不构成玩忽职守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以上的;(3)徇私舞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4)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5)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6)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巨额外汇被骗或者逃汇的;(7)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8)徇私舞弊,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1)行为表现不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而后者则是行为人超越职权,违法进行决定或处理事项。(2)主观方面不同。本罪只能由过失构成;而后者则是由故意构成。与其他玩忽职守型渎职犯罪的界限。对于符合特定条款规定的犯罪,应当按照各该条款的的规定定罪处罚,而不按一般玩忽职守罪处理。

3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概念、构成要件、认定。概念:是指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秘密而故意加以泄露。至

《刑法分论》一次作业(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