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12)
时间:2025-04-28
时间:2025-04-28
逻辑清楚,能够一次性掌握书本内重点。
“先行组织者”策略: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而获得意义。
(2)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影响学习和迁移的重要因素。)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3)继奥苏泊尔之后的几种观点:
①产生式迁移理论:安德森
②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促进&阻碍。
6.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结构化: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各种内
在关系;
一体化:教材的各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网络化: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都要沟通,要突
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联结线。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知识及知识学习的类型。
(2)知识直观和知识的概括。
(3)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4)遗忘的理论解释。
(5)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考纲链接
1.知识的含义。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知识的获得-存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