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_柏拉图_哲_省略_ilosophia(3)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
作gymnastikē的“体育”进展到被称作philosophia的“智育”。这个教育进程恰恰对应于philo-sophia词源上的两个词素:第一阶段集中在philo部分,被理解为它的更强化状态,即eros(“爱欲”);第二阶段集中于sophia(“智慧”)。年轻卫士(年满20岁)的教育依循传统希腊教
①对话者主要讨论的是“文艺教育”,育的分类,由“文艺教育”和“体育锻炼”两部分组成。
从第二卷376e一直持续到第三卷403c。在这一大段讨论的尾声,苏格拉底明确指出“文艺教
②不过,虽然“mousikē通过习惯教育卫士,育”的最终目标是“在于达到对美和高贵的爱”。
以音调培养某种和谐,以韵律培育优雅得体,还以故事培养其他与此相近的习惯”,③这些还都不是“知识”(epistēmē)。实际上,“知识”将成为第二阶段围绕着sophia教育的核心,因为苏格拉底把sophia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第二阶段的教育既以第一阶段为必要基础,又超越了第一阶段:“哲学”在此取代了之前“文艺”的位置。
那么,究竟何谓“哲学”?从第五卷474b开始,苏格拉底对哲学家给以明确的界说。他的出发点是在卫士教育中得到了协调的爱欲。哲学家灵魂中爱欲的对象不是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它的全部。智慧即真知,是有关“理念”的知识,特别是最高“理念”,即“善的理念”。知识的对象只可能是由“理念”构成的存在领域,而由感官事物构成的变易领域只可能是意见(doxa)的对象。哲学家出于对知识的爱欲“不会停留在意见所能达到的多样的个别事物上,他会继续追求,爱欲的热情不会降低”,直至他的灵魂从变易领域上升到存在领域,并且在那里“与存在接近,交合,生出理性和真理。”④
苏格拉底用著名的洞穴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灵魂的上升。虽然如何解释这个比喻历来众说纷纭,⑤注释家往往舍近求远。其实苏格拉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他自己的解释。对洞穴比喻———“受教育和不受教育对我们天性的影响”,⑥苏格拉底倾向于对教育作彻底重新界定:
但是我们现在的论证说明,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
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
⑦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
①Mousikē原意指的是缪斯女神们(Mousai)掌管的各种艺术,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而此三者常常
结合成一种综合艺术。希腊古风和古典时期的诗歌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音乐甚至舞蹈,统称为
mousikē。所以,mousikē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音乐”。有关古希腊文化中的mousikē,参见P.Murray&N.G.Wilson,eds.,MusicandtheMuses:TheCultureofMousikē"intheClassical
②
③
④
⑤AthenianCity,Oxford:ClarendonPress,2004.第3卷,403c:tatoukalouerōtika.这里,erōtika包含了eros,而tokalon(“美和高贵”)则是eros欲求的对象。第7卷,522a。第6卷,490b。最近,AndreaW.Nightingale(SpectaclesofTruthinClassicalGreekPhilosophy:Theoria"inIts
CulturalContex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esp.,ch.3)从古希腊文化角度做出的解读,颇值得参考。她用theōria(“观礼”)这一古希腊文化习俗为模式来阐明洞穴比喻:灵魂是去朝
圣的theōros(“观礼员”),去观看“理念”组成的神圣的theōria(“景象”)。
⑥
⑦第7卷,514a:tēnhēmeteranphusinpaideiasteperikaiapaideusias.第7卷,518c—d。
上一篇:2011级 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试卷
下一篇: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