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2)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中国社会科学 2011年第3期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发展出不同的理论解释和对策建议。从本质上讲,中国乃至全球人口结构的老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不可逆转的,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而只能在适应它的前提下,合理规避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风险,这无疑使制度与政策调节成为必须。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其目的并非要给老龄化开一剂一劳永逸的药方,而是为/我们需要如何思考和行动0给出一个初步的政策框架。
一、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
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技术的推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大大降低了人类的死亡率,使人类寿命普遍延长。这一进步被视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成果之一。世
¹其中,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50)1955年的4616岁提高到2005)2010年的6716岁。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从66岁提高到77岁,延长了11年;而发展中国家则从41岁提高到66岁,延长了25年。中国在这方面的变化尤其显著,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口的预
º期寿命还不足40岁,而2009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73岁,并预计在2045)2050年达到80岁。
在人类寿命普遍延长的同时,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人口快速增长以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生育水平依次开始下降,全球的总和生育率已从1965)1970年期间平均每名妇女生育510个子女下降到2005)2010年期间平均每名
»这种全球范围内的生育转变有效降低了/人口爆炸0的危险,尽管世界妇女生育216个子女。
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但其增长速度已经大大减缓,2005)2010年间全球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11%。人口生育行为的变化在中国更为突出,自19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显著下降,全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18下降到目前的116)117左右。中国人口的膨胀性增长得
¼计划生育政策和到有效抑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仅为015%。
项目的实施无疑是中国生育率下降最为关键的推动力之一,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妇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家庭规模的缩小、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生育率的下降发挥着作用。
人口增长模式的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加速了老龄化进程,人类社会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作为一种必须面对的客观趋势,人口的老龄化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概莫能外,差别只是出现的早晚和进程的快慢。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即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入老龄
½不化社会的基本标志)的国家和地区已有77个,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长到165个。
仅如此,全球的老年人口每年正以2%的速度增长,¾不仅高于同时期的整体人口增长率,而且¹
º
»
¼
½
¾Unite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08Revision.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5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6;UN,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08Revision.UNFPA,WorldDemographicTrends:ReportoftheSecretary-General(E/CN.9/2009/6),NewYork:UNDocumentationDatabase,2009,p.6.国家统计局:5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UN,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08Revision.DESAofUnitedNations,WorldPopulationAging:1950-2050,NewYork:UNPublications,2002,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