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报告(19)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笔记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就变成了:c 学习者可能都不具有相同的调用通用语法的能力。”这么说虽然准确再现了原文的行文,但是读起来觉得死板僵硬,因此,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原文的格式,译者在细节上做出调整:“学习者可能调用通用语法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么翻同样符合了原文读者在读原文的时候,产生的那种所有话都是正着说的感觉,同时又没有按照语义翻译做出来的译文那么死板。
3.2.3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说在英语里面惯用的一些表达方式,放到中文里面由于文化原因,如果根据语义翻译的要求“准确再现”地话,有可能达不到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下面这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A‘'bottom-up”priorityforanalysis(generallyfromsmallertolargerunits)isalsoexpressedasapriorityforlanguagelearning,ofstructuresbeforemeaning.
译文
另外一种“由大到小”的分析顺序(通常是从小单位到大单位)同样也能够表述为在语言学习上的优先顺序,即先学结构,再学含义。
在这里,原文作者很幽默地用了一个形象的‘'bottom-up”来比喻研究的优先顺序。在英语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借代、比喻等等的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件事,这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能够接受在《二语习得引论》这么严肃的一本书里面出现这样的语言。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是学术著作还是教材,都是神圣严肃的,几乎不允许任何个人化的幽默感的存在。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尽量遵照这些规矩来,不能忽视。Bottom在英语中是“底部、臀部”的意思。不管翻译成“底朝天”还是“屁股朝天”,首先违背的都是上面所说的严肃性的问题,其次,如果翻译为“屁股朝天”还有伤大雅。另外,根据上下文来看,作者在这一部分说的是研究顺序的问题。括号里面说的是通常的研究顺序是从小到大,那么‘'bottom.up”在这里的意思就应该与其相反,即从大到小。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不应该直译为“底朝天”,而是根据具体的语境含义,将其译为“从大到小”是合适的。同时也正好符合纽马克所说的要把其当成是一个交际过程的要求。14
上一篇:《石油科学概论》网络课程题库4
下一篇:《初级会计实务》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