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报告(18)

时间:2025-04-21

笔记

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的启示

3.2.2语法差异

在译者翻译的时候,发现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法差异,有些英文句子难以直接译成中文,在处理的时候,要么刈分句子,要么增词说明或者高度概括,要么改写或者重写。刈分句子是对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重新划分,使其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增词说明和高度概括均是为了保证原文意思和译文表达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的对等而进行的,增词和概括本身就已经破坏了原文的格式;而改写和重写则对原文格式做出了更大的改动。具体例子见下:

ThereareseveralpossibilitieswithintheUGframework.Theseinclude:

AlllearnersmaynothavethesamedegreeofaccesstoUG

。DifferentrelationshipsbetweenvariousLlsandL2s

Transferormayresultindifferentialinterference.......

译者在处理这段话的时候,对第一个小圆点后的句子运用了刈分句子的手法。这一段是说,在通用语法的框架内,有很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等等。在翻译这一段的时候,译者首先看到的是第一个小圆点后的句子,单独成句,难以分开,同时在中文中也找不到相似的表达方式,因此必须对此进行修改。原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主语,即alllearners,第二部分是谓语,即maynothave,第三部分是宾语degree,第四部分是定语accesstoUG。按照中文的语法规范,定语放在宾语之前读起来更加地地道,而原文恰恰是放在宾语之后的,并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所以要想使行文流畅,就必须在这里做好处理。另外一个待处理的点就是maynot,这是一个中文里面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因此不能直接翻译。由于句子里面有一个not,因此在考虑如何处理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正话反说。在处理该句的时候,译者的第一稿是:“所有的学习者都不可能具有相同的调用通用语法的能力。”这个译法解决掉了maynot在中文中找不到对应表达的问题,同时也把宾语补足语放到了宾语前面变成了修饰degree的状语,而samedegree被译成了“相同的……能力”。这么译虽然地道了,但是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上下文不匹配。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原文说的是“在通用语法框架内,有以下几方面的可能性”,因此后面的都是正着说,而且原文中所有的五个小点也是正着说的。所以尽管正话反说的效果很好,但是为了照顾上下文的一致,译者还是放弃了这种译法,还是改为正着说。如果按照语义翻译的规范,译

《二语习得引论》第三章翻译报告(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