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4)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政府传播
.......................................................……53
参考文献 ....................................................……54
附录........................................................……59
后记........................................................……60
乃暨南大学 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绪论
2003年的一场SARS风波,不仅引发了我国突发卫生防疫事业的大变革,也
将政府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的建设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在抗击非典的过
程中暴露出的政务信息封闭、公共信息流通不畅的弊病,使得中国政府开始重视
政务信息的公共传播机制建设。2003年6月3日,上海市政府率先建立新闻发
言人制度,随后,广东、云南、南京、青岛等省市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到
2005年底,我国政府已经基本建立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
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体系,共有27个省级地方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
人制度,各地市的新闻发言人建设也十分活跃。据国新办统计,仅2005年一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就举办新闻发布会1088场,数量
为历年来最高,新闻发布会成为各地政府政策的风向标。与实践领域新闻发言人
制度的“热烈登场”和“全面铺开”相比,国内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还是
相对滞后的,中国期刊网上研究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论文70余篇,散见于各类新
闻学、决策学、法学期刊,新闻发言人制度方面的专著不到十本,主要以中国传
媒大学出版社新闻发言人系列教材为主,总体来看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都是欠缺
的,因此,从不同角度对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
术意义,也会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构和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闻发言人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对应的英语单词是“spok。Sman”,从语义来
讲,即是指公开发布新闻的人。《辞海》中新闻发言人的定义是指由国家机关、
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任命或指定的新闻发布人员。刘建明在其主编
的《宜传舆论学大辞典》中给新闻发言人下的定义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
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
「1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
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
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
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①这一定义是目前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
中比较全面和权威的,也被广为引用。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在一
上一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下一篇:光电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