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18)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政府传播
各个
领域,包括防治禽流感、全国人大释法、中国的“三农”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
金融改革、人口与计划生育、两岸关系、艾滋病的防治、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情况
等,在这些问题上新闻发言人及时公布相关情况、说明政府的工作和态度,得到
了国内外新闻界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04年下半年邀请了一些外国媒体就国新办的新闻发布
会提意见和建议。其结果是,国外的媒体认为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基本和国
际上的做法一模一样,己经达到国际水准。比如,发布会上的开场白是5一8分
钟,就符合国际惯例,境外记者还高度赞扬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中、英文电视直
播和网络直播,德国某杂志的总裁和记者说:中国的电视台直播部长讲话,这在
国际上也是鲜见的。
新闻发布会收到了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效果,以上海市为例,两周举办一
次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出席率始终比较高,每次参加发布会的中外媒体保持
在60一80家,记者保持在100人左右,发布会现场气氛相当活跃,提问不断,中
外媒体对新闻发布的内容也给与及时报道和客观传播。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
年6月到2004年8月,西方主要英文媒体对上海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报道达400
多篇,国内媒体,包括港澳台媒体和网站相关报道近4万篇,起到了积极引导舆
论的作用。同时,上海市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也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据统计,承担新闻发布会直播任务的上海东方网每次发布会后的新闻栏目日点击
数平均增加16万次,点击率增加20%,新闻发言人发挥了沟通政府、媒体和民
众的桥梁作用。‘’
在发布形式上,新疆、青岛、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也有所创新:邀请发言
人举行网络新闻发布会,通过网络嘉宾聊天室的形式发布新闻、解答疑惑;开辟
网上新闻发言人信箱;在相关网站上提供新闻发布会直播、或视频新闻等,形式
更为多样,气氛比较轻松,受到了网友们的欢迎。暨南大学 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3.1.2来自学者、媒体和公众的质疑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举措,在及时准确传递政府
声音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该制度在我国发展建立的历史较短,在制度设计
、
法律保障、制度实施层面上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随着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各级政
府的展开实施,也渐渐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性。
据05年1月10日《新京报》的报道称,尽管国新办公布了各部委新闻发言
人及其联络方式,但记者联系起来仍然很困难,原因是各部委新闻发言人大多身
兼要职。目前我国
上一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下一篇:光电信息工程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