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莎琳&183;克劳斯结构主义时期的艺术批评(8)

时间:2025-07-11

“0ctoberists”)批评家对当代艺术进行严格的、哲学化的研究的阵地。克劳斯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特学院(HunterCollege)、纽约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亨York)universityofNew

和哥伦比亚大学(C01umbiauniversity)担任教职。1994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5年,被任命为哥伦比亚大学最高级别的校级教授。著有《最后的钢铁厂》、《现代雕塑的进程》、《前卫的原创性与其他其他现代主义神话》、《视觉无意识》、《知觉清单》等。

作为格林伯格的追随者,克劳斯对形式分析之为任何严肃的艺术批评的必要的(如果说还不是充分的)条件的信奉,是她和格林伯格的基本共识。1但在克劳斯看来,格林伯格以一种历史主义的眼光认为艺术作品具有普遍的、超历史的形式,它们身处一个没有断裂、遵循自身发展轨迹的传统中,那么作品的意义是先在的,由这个传统所赋予,批评的方法就失去了意义。克劳斯把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论相结合,目的不再是分析作品的形式的审美自律、强调绘画的纯粹媒介的重要性,而是侧重揭示形式背后所隐藏的“结构”,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和叙事模式来生产作品的“意义”,以期通过她的写作,把艺术家和批评家从屈服于一些由传统的标准带来的期待当中解放出来。克劳斯在1972年写道:“我们不再忽视这一点:如果我们编造基于历史的意义模式,就会陷入控制以及非难的系统。我们便不再清白。‘因为,如果说传统的诸种标准可以用来测度当下的话,它们也可以建构它’。”2

罗莎琳 克劳斯被认为是“格林伯格之后对美国艺术批评界影响最大的人物”3,大卫 卡里尔(Davidcarrier)尝试把克劳斯的学术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作为形式主义者,自60年代始撰写了一些批评文章,出版了关于大卫 史密斯(DavidSmith)的著作《最后的钢铁厂》;(2)70年代发展出关于现代主义雕塑史的反形式主义叙事(antifo眦listnarrative),主要体现在《现代雕塑的进程》中;(3)80年代在《前卫的原创性》一书中,将结构主义1参见沈语冰编著:《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 美术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lO年版,2010年版,第380页。

2Rosalind

3D撕dCarri%JRn船,f,耐胁W“龉彻d彳me一∞甩只hf^D印矗f∞,一,fC—ffc细打,Westport:PmcgcrPubliShers,2002,

l(r锄ss:爿玩刑∥胸如朋如m,A舶rum,NewYo出S印ternber1972—p.2

论罗莎琳&183;克劳斯结构主义时期的艺术批评(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