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4)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韩非子五蠹
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倉頡固已知之矣。今以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
1自環者謂之“私”:P5
2背私謂之“公”:P6
譯文:古代倉頡創制文字時,用環繞自己表示“私”,用與私相反表示“公”。公私利益的向背相反,倉頡就已經知道了。現在卻認為公私利益一致,這是沒有經過仔細審察所造成的毛病。
二)解釋常人為什麼愛好儒家學說——為改變自己的地位。出發點是為私。
然則為匹夫計者,莫如脩行義而習文學。行義脩則見信,見信則受事;文學習則為明師,為明師則顯榮。此匹夫之美也。
1莫如脩行義而習文學:品行,道义。行可表品行,如《楚辞·九章·橘颂》:“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 伯夷 ,置以爲像兮。”再看行義的其它用例,《荀子·礼论》:“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湯 ( 張湯 )爲小吏時,與錢通。及湯爲大吏, 甲( 田甲 )所以責湯行義過失,亦有烈士風。”
2見信則受事:接受國君委任的工作。
譯文:然而作為一介匹夫,如果想走向社會上層,那麼最佳途徑就是增進培養仁義道德,學習古代文化典籍。具備誠信仁義就會受信任,受信任就會接受國君委派的工作或職務;精通典籍就成為高明的教師,作為一名高明的教師就尊貴而榮耀。這些都是普通百姓所認為
上一篇:经典八字案例四柱命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