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6)

时间:2025-04-20

深化教育改革

馈到高校,仍带有计划经济形式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其结果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短缺。与此同时,大量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又感到“招聘难”,难于招到合格的技术人才。

显然,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难根子在高等教育培养上,这就需要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体系。招生政策我们无法改变,须依赖于国家政策。 我们能改变的是提高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来适应市场经济所需要。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006年3月我们学校与著名的IT企业――广州周立功单片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ZLG公司)启动了“3+1”创新教育联合培养计划。9月成立了《江西理工大学周立功“3+1”创新教育实验班》――嵌入式领域的黄埔军校,目的是通过校企合作,探索破解“就业难”与“招聘难”两难的金钥匙,创出高校教育改革的一条新路。在ZLG公司的大力支持下,“3+1”创新教育实验班将办成正在飞速发展的嵌入式技术领域的黄埔军校。

何为“3+1”创新教育模式?

通过江西理工大学近两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3+1”创新教育的改革思路与教育理念:

就是“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是“互动式、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数字化学习”的创新型教学体系;

就是“学生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团队协作”建设优良班风、学风的学生管理体系;

就是通过“实验班、实验室、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校企无缝连接,联合培养“零适应期”的本科生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是在大学前三年完成工程师所需的基本能力训练,后一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验班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场地、是形成团队精神与优良班风学风的基地。

实验室是实验班的扩展,配备一流设备的开放实验室,深入进行实践教学。 实践基地是实验室的延伸,通过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开放式教育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的开放式教育资源(知识的海洋),开拓教与学的空间,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获得全球视野与技术能力的提升。

实践培养模式,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成能适应21世纪竞争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还有“四个晋级阶梯”的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大一、注重科学基础训练;大二、注重专业基础训练;大三、注重专业课程学习; 大四、是提高与工程实践阶段。有了大学前三年掌握的良好技术基础,到了大四择优进

深化教育改革(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