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5)

时间:2025-04-20

深化教育改革

就是通过“实验班、实验室、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校企无缝连接,联合培养“零适应期”的本科生与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是大学前三年完成工程师所需的基本能力训练,后一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培养成能适应21世纪竞争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高等教育的改革之路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思想也构成“3+1”创新教育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就是:

“要把学生视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尽可能使他在校期间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不仅是履行高校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将为学校带来从办学条件到企业支持度、从学风传承到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巨大回报”。

在这里,同学们收获确实很大,不仅仅是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有很大提高,通过各项班级活动如每日讲坛、每日英语、每周体育锻炼、每周专题讨论等活动,大家在演讲、表达、沟通等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想这种技术扎实并且综合型的人才正是当今社会紧急需要的人才,事实证明我们3+1班的同学在招聘会和人才市场都是很具竞争力的,我班同学(09届毕业生)在08年底前都基本上找到了工作,这也是可喜可贺的,也说明创新教育实验班的创建是大势所驱,更是不容置疑的,一方面它解决了同学们在大学学得难,学得累,学得死的状态,二个它又解决了社会上就业难、招聘难两大难题。所以我想教育改革,此点需大力提倡,应扎实推进创新教育的实施。

“3+1”创新教育模式的学习体会 2号----张霞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2月16日《广州日报》)

根据社科院2009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年年底大约有100万大学生未就业,2009年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2009年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包括直辖市之外的城市要取消专科生落户限制、对聘任失业毕业生的企业给予贷款扶持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在当前是必须的。

但是大学生就业难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去年年末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给国内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雪上加霜。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除了针对特殊情况采取临时应急的治标之策外,还必须对症下药找到治本之法。而大学生就业难题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

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了,但高等教育并没有走向市场。这就造成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脱节,造成供需不对称。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能有效地反

深化教育改革(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