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14)

时间:2025-04-20

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坚持手脑并用,这不仅能使学生尽快获得新知,而且能使他们尽快掌握实践技能,提高了职场竞争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手脑并用并不局限在课堂内。既要重视课堂,又要走出课堂。要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预习功课时参考,结合动手验证;课中充分运用启发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科学性、先进性、思想性、启发性、实践性、交流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课后认真总结,得出结论,并及时归纳、巩固,增长才干。

温故知新,提取精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应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知识上的冲突,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活动对原有知识进行组合、评判和澄清,找出差异,不能光记住已学过的条文,坐而论道。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用好导学、导读、导疑、导异、导练、导评等“授渔”功夫,努力使学生用自己的能力打开创新的大门。创新活动需要厚积薄发,创新能力就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比如,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经常温习中学时的物理知识,就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如直线运动中公式很多,有二十多个,经过分析归纳,只要记住匀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公式就行了。教师引导学生温习旧知,从中提取精华,使他们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这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互联网是高效获取信息的工具之一,网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宽泛的知识信息,利用网络可以充分实现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而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因材施教使个性化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互联网上,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方便的时候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这与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分享知识的极佳平台。网络平台作为新的学习渠道与媒介,信息包罗万象,其内容蕴含着真、善、美,创新教育只有发掘出科学内在的真、善、美的内涵,才能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真正融合。受教育终生化、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创新最积极的领域之一,也是创新教育极为有用的舞台。因此,要搞好创新教育,高校课堂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把大学生带到最新知识的前沿,认真进行分析比较,做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不断吸纳新知,使创新教育不断攀登新的台阶。

“3+1”创新模式的大势所趋

建立“3+1”创新教育模式及其目的

既然学生作为高校的产品,提供给企业,那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高校办学的依据

深化教育改革(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