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20)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深化教育改革
②名师出高徒。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尚,我们对教师也是尊敬得。我建议学校在选择教师时不要只以学历为准,请再帮我们学生看看这个人会对我们学生负责吗?我们不希望一个讲完课后,就不管不问的老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请您尊重教师的这份神圣的职业。 关于教育改革和“3+1”对我的影响 12号----余强
据悉,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今年预计将突破600万人,同时这些大学生也在面临着工作难求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一“就业难”与大学连续扩招,大学生的毕业量大有关,即供大于求。
第二、“招聘难”的原因显然是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尚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供大于求的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依赖于国家政策与市场调节。但是,如果学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那么我们的学生就能够顺利就业,并开创美好的人生,这是我们希望的、也是我们可以努力之处。
为此我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是建议大学教育不止要去讲老师,还要按年级采用流水线操作模式,也就是就是举行助学活动,大四帮大三学习,大三帮大二学习,形成流水线。因为有许多时候我们说早知道现在要用到XX,那时候我就好好学了,现在再重新开始既浪费时间又没有老师在旁指导,还耽误现在的学习进度,悔不当初啊。而形成这种流水线操作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由学长以亲身体会告诉学弟学妹这门功课的重要性,及学习这门的诀窍和误区是什么,不仅可以使学弟学妹们学好这门功课,少走弯路,还可以使我们这些学长们复习知识,巩固学到的知识,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是关于教学资源的利用:每所大学都配备有各样的实验室,各样的先进设备,但是其利用率是多少呢?只有学生们为数不多的实验课时这些仪器才被使用,其他时间这些设备就闲置,也由此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实验室闲置而许多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联系不到实践。基于此种情况,建议实验室对于学生开放,这对于那些渴望学到真正的技能的学生将是多么大的一件幸事!如果不放心把重要的设备交到学生手中的话,可以让老师在旁指导。这样,设备得到应用,学生又掌握到知识!而“3+1”创新教育模式的出现就是适应了这样的要求。
何为“3+1”创新教育模式?
通过江西理工大学近两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3+1”创新教育的改革思路与教育理念
模式:理论加实践,就是“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是“互动式、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数字化学习”的创新型教学体系;
上一篇: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报价清单
下一篇:观《南京大屠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