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1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深化教育改革
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出路就在于开门办学、开放办学、联合办学,把工程能力的培训内容与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整合,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从而解决上述弊端。这就是《校企无缝连接“3+1”联合培养“零适应期”本科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的出发点。
建立“3+1”创新教育模式的目的非常明确:
1、建立全方位整体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创新素质教育。
2、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界限,教与学之间的界限,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不分课内、课外,全方位施教。
3、消除学校与企业的鸿沟,培养“零适应期”的学生,为蓬勃发展的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提供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校企无缝连接“3+1”联合培养“零适应期”大学生》,使之成为同时破解就业难和人才荒这两个难题的“金钥匙”。
“3+1”创新教育模式的培养方案
大学的前3年,按照原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成立预备班(电子大赛集训队),通过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如大学生电子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机械创新及机器人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注意跟踪及选拔学生,在大四阶段进入“3+1” 创新实验班学习。
该班配备全套先进的教学、实验装备及实训材料(专用教室,人手一台计算机及技术开发装置),参照研究生教学模式配备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聘请嵌入式技术领域一流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来讲学,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之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学科的前沿。
通过校企双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建立校企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指导学生的进行毕业设计及参与科研,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能力[3]。
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团队精神,组织与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建立企业奖学金,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努力成才。
“3+1” 创新教育模式的教育方针
①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②培养良好的工程开发与研究能力;
③培养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与策划能力;
④培养个人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
⑤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团队拓展训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⑥培养班级成员多种软能力的锻炼,以便在未来的职场上脱颖而出!
总之,我们期望通过“3+1”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深化进行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上一篇: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报价清单
下一篇:观《南京大屠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