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8)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2.意义(why开展素质教育):
a.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b.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改的必然趋势; c.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3.内涵、特征 论述题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 个性发展的教育
(4)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概念: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名词解释 (ps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主体)。 ★二、建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注意与教育目的的比较)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的沿革 填空、选择
1.1902年的“壬寅学制”,是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 实行。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是实行的现代学制。“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反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首次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的“壬戌(xu)学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首次划分学校教育阶段)。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据此:今后一
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填空题 Ps:《中长期 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有:择校问题、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殊教育问题。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在学制方面,《中长期规划》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 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改革)任务(趋势):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上一篇:中医儿科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