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5)

时间:2025-07-12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简答题 (一)遗传(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注:但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其中的例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入等作用而发生变化。)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与阶段。

(注:个体的遗传素质是逐步发展成熟的,教育必须按照遗传素质发展的水平进行,超越或落后于遗传素质成熟水平都不利于人的发展。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外部条件) 填空题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出淤泥而不染)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因素的根据)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a..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b.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价值和延时价值; d.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简答题 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 名词解释

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Ps: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动力在于个体因素。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填空题、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整体上有一定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有一定顺序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启示:人的发展顺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 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此为阶段性。

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即由一定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学生的发展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跳一跳,摘个桃) 3. 不平衡性:

表现: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相反。 心理学家劳伦兹据此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此时,对个体某一方面的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反之错过了关键期,效果可能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36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