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纲要(8)

时间:2025-04-21

中国史学史纲要

一是纪年,尤其是在编年体中,确定以何种历法来纪年。这不仅关系到史实,而且涉及到政治立场的原则问题。

二是褒贬意识。即所谓正闰问题。《春秋》纪年每称“王正月”、“王某月”,以其奉同王为主。

汉儒正统观的含义:

A大一统的含义。战国后期渐渐兴起,秦汉后日益明显。疆域的大统一为正统所在的思想在秦汉以后才明朗。

B天统之意。天统出于乐律古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说“王命天授”;班彪说“汉继尧舜”

C道统之意。司马迁《史记》中含有此意。与正统和政统稍有别。

五德始终说与正统史观:

A邹衍与五德终始说。其内涵有三:一是确定每一代帝王之命皆属先天五种德行之一。二是此五种德行乃始终相互生克循环。三是五德终始说之重视自然力 量,是为了说明历史变动的规律。

B秦采其说以治理天下。

C汉朝时期的五德始终说及其演变。

正统论的种种争论及其演变:

A东汉后的政权改朝换代出现的新情况,更说明了正统论的实质就是解说统治集团执掌政权的合法性。 B正统论的理论依据及其争论

1、 血胤之争。三国、晋、宋。

2、 民族之争。北朝。

3、 地域之争。三代、汉、宋、明。欧阳修正统论“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

也”

4、 正闰之争。

宋章望之的霸统说“以功德而得天下者,其得者正统也,”“得天下而无功德者,强而已矣,其得者霸统也。并强烈批评欧阳修将”正统“给予以霸道得天下者,实”非正名之道”。

明朝的方孝孺又有正统、变统说。三代为正统,汉宋唐附之为正统,夷狄武后为变统,。

清代魏禧的正统、偏统、窃统说。

正统论的评价和及对古代史学的影响:

A正统论之评价大多是站在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点发论,今视之不可取。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涉及古代道统与王统之争,民族关系之争和文化统治地位之争。强调尊王攘夷和强调大一统,对于维系民族的凝聚力有巨大的作用。

B正统论对古代史学的影响

1、 对处理分裂割据时期的纪年的影响

2、 对历史人物在史书中的地位的影响

3、 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的影响

集中到一点是,成为一种褒贬的依据,如何具体的表述历史的问题。东汉的荀悦有“五志”: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 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第四节 社会动荡中的史学

一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动荡时期与史学发展的契机

A经学的衰落和文化的变局

1、

2、 社会动荡和经学的衰落 学术文化的变局(史学的活跃及其地位的提高:a 史著空前的增多。“乱世多史”b 史书种类的繁

多有帝王起居注、典志体、人物传记集、地方志、实录、史注、史译、谱牒等c 史部书目的独立 d 史学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重视e 历史编撰学理论发挥之风的兴起 如刘思勰的《文心雕龙》 g 史学被官方确认是一门专门之学)

B史学发达的原因:

中国史学史纲要(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