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纲要(5)

时间:2025-04-20

中国史学史纲要

三、 先秦历史观的变动

1、 殷周之际的“天命观”的变化。

A远古时期的自然神崇拜

B夏商时代的至上神和祖先神两位一体的宗教观

C周人称“天命”,却相对较重人事,认为“天命靡常”,唯有德者方能得到“天命”的眷顾。

2、 春秋时期的天命观的变化

旧神意史观开始受到怀疑,人们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本思想;孔子不反对天命,但是对此保留态度。

3、 战国时期诸子的历史观

A老子的“天道观”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对现实的不满。

B商鞅的历史变革观。“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可多”

C孟子的治乱循环观。“五百年有王者兴”

D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五行相生,循环不已。

E荀子的天人之分说。人之生,不能无君,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

F韩非子的历史变易发展观。

先秦史学的某些弱点:

A为尊者、长者和亲者讳——开曲笔之风。(隐恶扬善)

B诸子借史做寓言式发挥------开比附和影射之风。

第三章 王朝史学体制的确立

第一节 大统一王朝下的文化和史学

一、 将与政治统一和文化上的一家独尊

以法家统一,后独尊法家到独尊儒术。

A秦之文化统一政策

以吏为师、焚书

B汉之文化统一政策

征书、从尚黄老到独尊儒术

C汉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

汉文化政策和经学对史学的影响:

1、 从司马谈、迁父子到班彪、固父子思想的变化看汉代史学的正统化趋势。

司马父子六家旨要,班氏父子儒家,断代史以正统来写史书。

2、 经学与史学。

董仲舒的三统、三世说与阴阳五行说结合为一套天人感应的神意史观。

二、 王朝史学体制的确立与史家发展

王朝史学体制的确立之标志:A形成了以儒家经学为主导的封建正统史学观念及其功能观。B逐步建立起新的官方修史制度。秦及汉初,设立太史令,职能并非只是修史。西汉时修史更多为起居住、年代记。如《汉著记》、《汉大年纪》,水平与先秦官修年代记相近。到了东汉,《东观汉记》地出现,官方修史才有了后世的规模。

两汉史学的大趋势:

A在《汉书.艺文志》里,史书赋予六艺类的《春秋》以下,数量少,地位尚不显。

B体例渐多。另有起居注、年代记。

第二节 《史记》与历代的正史的修撰

一、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史学史纲要(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