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纲要(14)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中国史学史纲要
*宋代史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出现了一部大型编年体通史著作《》。这部史书无论是内容、体例,还是治史方法,都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与司马迁的《》前后辉映,被誉为
中国文化史上的耀眼的两颗史学名著。
*司马光主编《》
之前写过《历年图》
刘恕是其助手
&编撰目的和缘起:
A编撰一部便于阅读的中国通史
B充当帝王教科书
&编修班子及其分工
司马光主编,刘恕、刘攽,后又有范祖禹。
《》进书表中
&编撰方法
A 记事的时间断限。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实际上
是一部略去首尾的中国通史。
后司马光也觉得有所欠缺。故在通鉴外,又做《稽古录》二十卷、《国朝百官公卿大事记》(已
轶)《涑水记闻》等为补救。
B 长编之起草
&编写丛目,也即是长编的提纲
&起草长编
&删繁去冗,考订异同,写成定本。
C纪年问题
此事涉及如何处理正统观念和历史现实的关系问题。
司马光的基本观点是“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也。”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又不得不考虑种种现实问题:如种族问题等。
D 通鉴的考异法
&提出“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无凭,在高鉴择之。” 记
事当力求“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
E 对编年体叙事方式的发展
通鉴的内容和思想特点:
内容:
A特重政治史和历史治乱兴亡得失之探讨。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
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B浓笔描写历代军事,包括农民战争史。
C记事略古详近。
思想:
A正统史观
*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矣。
B注重民本和人事。
二、《》的注释和补正
*胡三省(南宋遗民)注《》
南宋是有《》三家注:
一是题名为司马康所作
二是史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