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纲要(14)

时间:2025-04-20

中国史学史纲要

*宋代史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出现了一部大型编年体通史著作《》。这部史书无论是内容、体例,还是治史方法,都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与司马迁的《》前后辉映,被誉为

中国文化史上的耀眼的两颗史学名著。

*司马光主编《》

之前写过《历年图》

刘恕是其助手

&编撰目的和缘起:

A编撰一部便于阅读的中国通史

B充当帝王教科书

&编修班子及其分工

司马光主编,刘恕、刘攽,后又有范祖禹。

《》进书表中

&编撰方法

A 记事的时间断限。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实际上

是一部略去首尾的中国通史。

后司马光也觉得有所欠缺。故在通鉴外,又做《稽古录》二十卷、《国朝百官公卿大事记》(已

轶)《涑水记闻》等为补救。

B 长编之起草

&编写丛目,也即是长编的提纲

&起草长编

&删繁去冗,考订异同,写成定本。

C纪年问题

此事涉及如何处理正统观念和历史现实的关系问题。

司马光的基本观点是“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也。”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又不得不考虑种种现实问题:如种族问题等。

D 通鉴的考异法

&提出“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无凭,在高鉴择之。” 记

事当力求“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

E 对编年体叙事方式的发展

通鉴的内容和思想特点:

内容:

A特重政治史和历史治乱兴亡得失之探讨。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

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B浓笔描写历代军事,包括农民战争史。

C记事略古详近。

思想:

A正统史观

*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矣。

B注重民本和人事。

二、《》的注释和补正

*胡三省(南宋遗民)注《》

南宋是有《》三家注:

一是题名为司马康所作

二是史炤

中国史学史纲要(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