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笔记(3)

时间:2025-04-20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笔记

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美:孟禄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 农业社会的教育

1、 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2、 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a、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c、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 工业社会的教育

1、 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2、 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对应着记忆) a、 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 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c、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d、 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

大。

(三) 信息社会的教育

1、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记忆) 2、 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

a、 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的建立;学校市场化;

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学校教育观念方面的改革。 b、 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c、 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解释。

生产性——政治性、文化性

d、 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龄阶段——人的一生; 青少年——所以社会成员。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

(一) 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二) 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 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大学》、《师说》等 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等 影响:1、他们的教育思想指导了当时他们的教育活动。

2、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后来教育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 教育学的创立(17世纪到19世纪末)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笔记(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