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笔记(1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版)笔记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次重点章)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
(一) 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广义:同教育者 狭义:学校的专职教师 其他的了解就行。
(二)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
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
1、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对一定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2、 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影响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政治身份获得、自治组
织建立、政治参与度、影响力)
3、 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所得到的物质报酬
4、 教师职业的权利————教育权利、专业发展权、参与管理权 5、 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三)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提供专门服务;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 2、 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 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本质。 但在现实中,只重“教书”,忽视“育人”。 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一)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具体内容:
1、 专业理想的建立。形成的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2、 专业知识的拓展。量的拓展、质的深化、知识结果的优化
3、 专业能力的发展。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有八种能力(最好能记住)。
4、 专业自我的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二)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特征。 1、 从教师关注角度:
从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 叶澜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三)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