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_线性与倒(13)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6期于海波等: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U型关系819
探索这个个体内部条件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价值发挥的调节作用(Thijssen et al., 2008), 这为深入把握可就业能力发挥就业价值的机制提供重要启示。第三, 本研究首次提出并验证了生源地这个外部条件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价值实现的调节作用(Ng et al., 2005), 这对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劳动市场结构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价值发挥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启发。第四, 本研究发展了可就业能力归因理论(Hogan et al., 2013), 发现用人单位的归因评价中会发生“过犹不及效应” (Baron, 1989); 也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Hobfoll et al., 2003), 发现大学生会投入诸如职业探索等更多资源来取得就业。第五, 本研究建构的8因素结构模型, 对于从输入视角、基于个体资源理论来理解和把握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具有重要启发, 其中社会支持和网络差异等维度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特色, 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对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启示。
在实践上, 本研究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回答了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对大学生求职的价值问题, 它是可以直接推动大学生积极求职并实现自己就业期望的个体资源基础。第二, 揭示了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客观的录用通知书数之间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 显示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实现是用人单位的归因解释、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劳动力市场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 表明可就业能力在不同情景中对大学生就业的价值不同, 我国城乡二元制的劳动市场隔离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价值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第四, 提示大学生在提升可就业能力的同时, 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职业探索水平, 以便更好的实现自身可就业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价值。这为实践中高校更加坚定的构建和实施基于可就业能力的高等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建立基于可就业能力的自我职业生涯开发体系, 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4.4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五个。第一, 在就业绩效指标上, 由于精力所限, 本研究只探讨了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之间的关系, 未来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究可就业能力与大学生的其它客观就业绩效(如起步工资、职位晋升等)的因果关系。第二, 本研究仅仅验证了与可就业能力密切相关的职业探索和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价值实现中的调节作用; 今后可以从更加宏观和中观的视角,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Hobfoll et al., 2003)和可就业能力归因理论(Hogan et al., 2013), 甚至以更加整合的理论, 检验更多的具有一定中国文化特色的调节变量(如民族、用人单位类型、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等:Ng et al., 2005)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推动就业的价值。第三, 可以基于可就业能力归因理论(Hogan et al., 2013)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Lent, Brown, & Hackett, 1994)构建有调节的中介和有中介的调节等理论模型, 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研究自我效能感是否在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归因理论研究用人单位、大学生和劳动力市场三者在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被劳动力市场认可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以便更好的建构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价值实现机制的理论框架。第四, 可以更深入地比较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变量的不同作用, 可以比较个体特征(如职业理想、职业兴趣匹配、专业认可)和外部环境特征(如行业、地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在二者关系中的不同调节作用。第五, 本研究没有验证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今后可以根据生涯的信息加工理论(Peterson et al., 1998)和资源保存理论(Hobfoll et al., 2003; De Cuyper et al., 2012), 研究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不同就业资源等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本研究虽然在两个时间点进行调查, 但并不是严格的纵向研究, 未来可以设计纵向研究, 以便得出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不同就业绩效的因果关系。第二, 本研究邀请熟悉被试大学生的同学或老师评价主观就业绩效, 未来可以探究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评价的主观就业绩效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客观绩效(如初始工资、晋升)之间的关系, 以便更深入的比较可就业能力对其就业的价值。第三, 在研究工具上, 未来可以综合输入和输出视角, 开发更为综合的测量工具, 进一步检验本研究的结果, 发现可就业能力更为深入的文化特色。第四,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自评的可就业能力, 虽然绝大多数研究都采用这种方法, 但这有一定的主观性; 当然采用大学生主观知觉的可就业能力也有它的优势, 因为这体现了大学生对自己与劳动力市场、自己与职业关系的个人理解, 是个体特征与职业、外在劳动力市场等关系在个体认知情感系统中的解释; 未来可以进一步比较大学生自评、同学或老师他评、用人单位他评的可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关系。
上一篇:家电产品设计作业
下一篇:物理化学chap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