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_线性与倒

发布时间:2021-06-08

心理学报 2014, Vol. 46, No.6, 807−822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4.00807

收稿日期: 2013-03-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1020、71272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GL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C630012)、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EIA080280)的资助。 通讯作者: 于海波, E-mail: yuhb@

807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

线性与倒U 型关系*

于海波1 郑晓明2 许春燕3 晏常丽1

(1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4)

(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100872)

摘 要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 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 基于预备性研究, 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 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 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 型关系; 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 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 型关系, 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 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 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U 型关系, 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 可就业能力; 倒U 型关系; 职业探索; 可就业能力归因理论; 过犹不及效应 分类号 B849: C93

1 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国外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对可就业能力进行研究, 近些年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如Fugate, Kinicki, & Ashforth, 2004)和实证研究(如Van Dam, 2004; Van der Heijde & Van der Heijden, 2006; Wittekind, Raeder, & Grote, 2010; De Cuyper, Raeder, Van der Heijden, & Wittekind, 2012); 但国外更多是对在职人员的研究。相比而言, 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探讨此问题, 近10年有了迅速增长, 许多学者(如贾利军, 2007; 刘小平, 邓靖松, 2009; 宋国学, 2008; 谢晋宇, 宋国学, 2005)进行了实证研究, 而结果未达成一致。但是, 国内外关于可就业能力对就业的价值研究不够, 并存在不一致的观点。

国内外对可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有两种视角:输入视角(input-based approach)和输出视角(output- based approach) (De Cuyper et al., 2012)。这两种视角都把可就业能力看作是个体取得和维持就业可能性所需要的个人资源, 但二者的角度不同。输入视角更强调提高这种就业可能性的因素, 它被看作是个体提高就业和维持就业所具备的胜任特征(Van der Heijde & Van der Heijden, 2006)、个性特征(Fugate & Kinicki, 2008)和社会资本特征(Leana & Van Buren, 1999)。输出视角则更强调就业结果,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_线性与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