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7)

时间:2025-04-03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3)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普通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殊任务
少年期的年龄特征: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生定向时期,个性定型时期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帮助青年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青年自我调节生活和心理状态的能力。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广义: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狭义:国家对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常用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作用 1)导向作用2)协调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组成1)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 2)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2)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简答)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 1)社会本位论:以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勒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2)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 3)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强调用文化
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客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本质内涵:人的身心自

2013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