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6)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简答或论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不均衡性——教育活动要善于了解成熟期,捕捉发展关键期(最佳期)2)顺序性——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3)阶段性——教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区别对待。 4)个别差异性——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5)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自信与努力品质、取长补短的重要 6)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从实际出发。
发展关键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的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
遗传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影响不能夸大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成熟的概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 格塞尔(美):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成熟决定论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环境的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简答)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
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按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加速个体发展:
上一篇:PVC管材生产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