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讲义考题(18)

时间:2025-07-08

第三,进行工艺改善,这由生产部门来做。这是因为:

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的生产工艺有2.42%的废料率,其原因是,由于氩等离子焊接会造成两边的质量缺陷,所以焊接以后要切掉这些缺陷。如果焊接水平提高了,现有6个毫米的切缺余量,能不能够降低到3个毫米呢?

通过内部的工艺改善,如果能够将6毫米降低到3毫米,就可以减少50%的边角量。这种作法就是通过成本分析,将降低成本引导到工序质量改善上来。而要进行工序质量改善,企业又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做这个工序改善以后,质

量不能有大的波动,不能低于现有水平;生产效率不能降低;辅助材料费用不能增加。要在这三者都可行的情况下,来实现工序质量改善的批量生产,这就对内部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后,利用3个月或6个月的周期来推动这个改善。改善做完以后,要对它进行效果检查。检查发现,通过这种改善,质量问题解决了,效率也提升了。因为切余量少了,效率肯定是提高的,切余量少了,刀片消耗也少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氩氢气的消耗也降低了,原动低压空气等费用也降低了。

改善实施以后, 企业整体的费用一年可以节约155.3万元。通过这种单位成本分析和细化分析,可以找到改进空间。同时通过这种分析,结合前面讲的目标管理,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定要做到横向有优势,纵向有进步。

要求

总体效果检查

通过竞争性比较找到改善方向

要通过这种细化管理结构化的分析,找到相关的指标,以自己的现状跟目标对比,跟兄弟工厂对比,跟竞争对手对比,还要跟自己的巅峰业绩做对比。

所谓巅峰业绩就是过去企业最好的一个月,质量水平最高的时候不良率是多少,以它作为一个目标。

要让巅峰业绩成为一个常态,这就是通过竞争性的比较找到改善方向。

【案例】

某企业的半年总结

企业将2006年1至7月的业绩与03年、04年、05年以及竞争对手A厂B厂对比,生产效率不高,工序存在不良,没有达到挑战目标。生产效率比同行、A厂要低;工序不良率比A厂B厂都高。之后下半年,企业就要对这三项进行改善。

结构化生产绩效管理

1.各层面的业绩管理都必须结构化地进行

企业内部的绩效管理一定要结构化地来进行,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找到改进的方向,找到改进的重点。同时平时的目标管理体系,也要学会用结构化的方法。

2.通过结构化绩效管理推动管理改善

首先要制定工作目标,根据目前的绩效现状和绩效构成,进行差距分析,明确课题,再进行课题改善。

根据作业记录进行统计,得到班组的目标指标。利用管理报表来统计工段车间的目标指标,将这些管理报表汇总起来,得到业绩统计,再看其是否发生了变化。

数据放在一张表上面,看它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按系列分,按班组分,按工序分,按人员分,把各类放在一起,之后就很容易找到改进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方法促进课题改善。

管理改善的思路:根据指标选择和目标的制定,利用统计渠道,了解绩效的现状,

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讲义考题(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