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讲义考题(13)
时间:2025-05-05
时间:2025-05-05
经过市场分析以后,企业提出2006年度的三大策略,其中,对于制造管理来说,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强化成本能力。
通过对三大策略的分析,对于生产部门来说,要提高满负荷生产能力,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型机和环保机型作为重点来提高生产能力,这是该企业若干年来生产效率改善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的一年里,企业的重点应是提高大型机和环保机型的生产能力,这就跟市场的需求吻合起来了。另一方面,就是要降低成本。因为,传统机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延长,它的价格一定是快速降低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降低成本。为此企业决定,要全面开展降低成本的活动。
基于2004年的结果和2005年的预计结果,企业确定2006年的成本目标是使成本呈现一步步降低趋势。
然后,企业在每一个方面确定了具体降低的比例,再将目标分解下来,作为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也就是把市场的需求转化成对各个事业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的要求。
企业结合母公司和全球公司所处的位臵来考虑降成本的途径,利用国际化企业的优势来降低国内的生产成本。于是,这个企业找到了一个方向。
图3-2 满负荷生产能力(月产)
图3-3 2006年度降成本活动总揽
图3-4 2006年度降低材料成本的主要对策
图3-5 中国材料的全球活用
高处着眼,细处着手
通过分析市场、客户分析来关注内部管理,高处着眼,细处着手,眼睛盯着市场,功夫下在现场。具体应该做到:
◆ 了解本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方向;
◆ 掌握本企业数字化的年度经营目标;
◆ 把握本企业年度工作的方针和重点;
◆ 理解经营目标对本部门、本岗位的工作要求。
【案例】
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
从外部环境来看,客户需求持续增长,但行业产能扩张,原材料成本上涨,同行当中综合实力竞争在加剧。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产品的价格,一年半的时间下降了40%。同时,企业产品的系列增加。因为市场需求在增长,价格在降低,新品种批量生产的要求在提高。为此,企业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努力方向。
图3-6 外部环境
图3-7 内部环境
系统选择有竞争力的生产绩效指标
1.选择有竞争力的生产绩效指标
企业要选择有竞争力的指标来对内部进行考核。要将外部竞争压力传递到内部,就必须选择指标,如果这个目标有竞争力,那就把竞争性的要求传递给内部了。
生产绩效指标包括很多,例如:质量Q、成本C、交货期D、安全S、柔性F。企业衡量什么,就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