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讲义考题(17)

时间:2025-07-08

运用线平衡分析的第二步是平均损失率分析。

循环时间CT=工序最长纯工时

线平衡率=各工序纯工时总和/(人数×循环时间)×100%

平衡损失率= 1-线平衡率

一般来说,平衡损失率在5~15%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要进行改善。

【案例】

某企业生产瓶颈改善

某生产马达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冲压、退火和转子。将2006年的目标分解在各流程以后,发现冲压是2006年度的生产瓶颈。通过分析和调查,利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统计,得到了生产能力和设备运转率。

企业发现冲压线的两台冲床中,二号机问题多。所以,要提高生产能力,就必须提高二号机的生产能力。

产品成本结构化分析

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找到改进的方向。同样,对产品的成本结构也要进行分析。产品有总成本,是由它的生产数量来决定的。不同系列、不同型号的产品生产数量不一样的时候,对总成本的影响也不一样。为此,对单位成本要进行管理,通常叫管细。

通过单位成本的管理,细化到每一个系列、每一个型号,包括变动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销售费用、变动人工费、其他费用以及固定成本中的基本人工费、折旧费、辅助材料费、动力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将成本全部分解到这个层面,还不够精细,还要继续分解下去。在材料费中,第一大部件、二大部件、三大部件等,占的比例是多少;对于辅助材料固定成本中的每种辅助材料的成本是多少;动力费中的水电气煤费各自所占的比例;修缮费中的备品、备件、修理费、大修费等。

【案例】

零牌降低冲压材料成本改善

这是某企业降低冲压材料成本的一个分析,这个企业降成本叫V1项目,也就是利用价值工程来推动降成本改善的一个项目,它对它现有的冲压单件材料消耗以克为单位。

在成本构成中,材料费占了84%,包括构成一套的上盖下盖,毛胚重量,废料重量,之后再将它跟同行业对比。同行业东莞某公司是1389克每套,该企业是1322克每套,另外一家竞争对手是1210克每套。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该企业比其中一个竞争对手的成本要高。什么原因?就需要进行结构化的分析。通过结构化分析,找到改善方向,就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这是一个方法;第二,可以利用价值工程,看能不能使材料短小轻薄化,这又是一种方法;第三个方法是将材料的宽度改善。通过这样的单位成本的分析,找到改进的方向。

现状

目标设定

【案例】

某企业筒体降成本改善

这是一个企业筒体降成本的改善情况,企业通过分析发现,做一个半成品,它的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了成本的85%。

为此,需要对直接材料成本进行降低的工作,其中有三个途径:

第一,要实现多家采购。在管理学上叫做促进工艺上竞争,也可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采取多家采购,既保障工艺能力,又能够取得最低的价格。

第二,让现有厂家降价,同它进行价格交涉。

制造型企业精细化管理讲义考题(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