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下师幼互动的研究(1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输型。(2)数学教育:我国湖南师范大学杨莉君教授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并结合布鲁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提出了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动作技能这三方面来对学前教育目标进行分类,让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学前教育的内容也考察不同的来源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
2. 国外文献综述
(1) 师幼互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幼互动的研究不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国外对师幼互动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外学者对师幼互动的研究更多是从其模式和影响因素着手。国外具有代表的研究有:Sroufe 及同事们对3-4岁幼儿师幼互动中发现:教师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幼儿结成师幼关系有着明显的类型区别,具体有温暖型、参与型、支持型、冲突型、控制性。英国学者B.J.Ashley等人把课堂互动行为分成三类:教师命令型、师生协商型、师生互不干涉型。美国学者RobertC.Pianta则从教师行为的指向角度讲师幼互动归结为积极的和有障碍的两种。
(2)数学教育: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和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在2002年联合发表了《幼儿园数学:良好的开端》一文件指出数学的教育应是可行的、高质量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为3-6岁儿童设置合适的教育目标,提供事宜的教学环境以及高效的教学指导,为儿童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日本的新《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对数学课程也做了相应的描述,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身边事物中去丰富对事物的属性、数量以及文字的感知。
6
上一篇:质量改进工具—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
下一篇:清朝皇帝及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