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史(5)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问题:建构和建构的现实基础。
解放个体,激发创造性。即便在今天的中国,个体与集体的紧张关系也未得到彻底解决,集体对个体的巨大压制力使个体的创造性受到抑制。
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问题。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的定位问题
第一章 现代性冲击与文化断裂
——走向近代的中国建筑
1、由高峰跌落的中华帝国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全面的社会危机
危机的一方面根源在于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年的社会和文化体制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变革的能力和必要的效率。
另一方面则应归因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竞争对手终于突破地理的阻隔出现在中国身旁。 这个对手不再象过去的对手那样容易战胜。
他同时拥有效率优势和贪婪的本性,更重要的是,他代表着一种更高级的人类社会文化形态。
我们不能指望在面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已经长期未曾面对真正有力竞争、并时刻在回避竞争的日趋陈腐的中华文明还会象过往那样幸运。
近代可以看作现代之前的过渡,但这样一个时代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被外力强迫的。 中华文明因此丧失了一贯的优越地位,开始走上一条无比痛苦而漫长的自我革新之路。 如果说现代转型不可避免,这也不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现代转型方式。
为此,我们必须要问:为什么我们的现代化之路如此艰难?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能仅仅满足于列强贪婪与残暴的解释吗?是不是我们的文明本身就出了问题?
中华帝国的衰落是前现代面对现代的必然后果,而中华文明的强大惯性不仅限制了面对挑战的反应能力,也从根本上使自我更新和效率提升变得异常困难,从而从另一个方面加剧了后果的严重性(这点可以同日本作一对比)。
中国的现代转向“迟至19世纪才开始起步,
上一篇:怎么疏导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下一篇:老师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