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全文(9)

发布时间:2021-06-08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国家的机构太平惠民和剂局,它所制定的方子。这些方子是通过临床的长期观察,行之有效,它所建立的基础应该说是在当时大量收集方子的基础上,譬如当时的《太平圣惠方》,宋代的《圣济总录》,这都是收方一万多,两万多的这种大部

头方书,这么多的基础上,通过验证选出不到八百个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来发

布给天下,这个是公众承认的有效方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药典。所以我们把这个书看作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制定的成药典。这个方书里面收载了很多基础方,譬如四君自

子汤、四物汤、平胃散、二陈汤这些有名的这个时方里的基础方,这个方书占了很大比例。而且这方书里的方由于它经过临床验证,在这么大的基数里选的,所以确实行之有效,流

传至今都是长盛不衰的方剂。

2. 《伤寒明理论》,这本方书对中医学、方剂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第一个用君臣佐使的理论分析方剂。分析了《伤寒论》上包括麻黄汤、桂枝汤等在内的二十首方剂,那就说它的价

值是历史上开方论之先河。第一个来作方论是谁呢,成无己。它并不是方论专著,它主要

研究伤寒。所以只能说是第一个作方论,用君臣佐使理论分析方剂 ,开方论之先河。

3. 《小儿药证直诀》,用它来代表一些个体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一个贡献。《小儿药证直诀》是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其中有很多直到现在仍然行之有效,广为采用的方剂,包括六味

地黄丸,清五脏热的很多方,从导赤散开始,有一套名方。

在这个时期很多的医学大家在制法、方剂上都有创新。刘河间的寒凉派,创了包括象芍药

汤之类的,对痢疾的用法,到后来调气活血治法的产生。李东桓产生了一批方剂,和他相

应的治脾胃的治法,以及甘温除大热的治法。以及张子和对仲景攻下方法的扩大运用,集

中在他《儒门事亲》攻下派这个著作当中。

象朱丹溪的“六郁”思想,以及他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补阴思想,充分地以他代表

性的方剂越鞠丸,大补阴丸这些反映出来的。

所以这个时期应该讲是中医学发展历史上进步很快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方子是很多的。

(6)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特点:明代侧重在方药共融发展,药方发展当中互相影响。

清代又走向由博返约规范整理这种特点。

在明代以《本草钢目》为代表的研究本草为主的专著里面收了大量方剂。附方单方加起来有 一万以上。在本草书当中收载了方剂,这种方法的发明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过去象《神农本草经》这一类是不载方的。《本草钢目》把方和药密切联系。而且《本草钢目》里有很多药怎么配伍,通过配伍来控制功效发挥功效方向的描述,也是很突出的,还的架构了一种方和药之间的桥梁。《本草钢目》毕竟是本草书为主,但这种做法反映了方药的共融。方和药不可截然地隔离分开的,现在有一种研究中药功效,孤立研究。

战国时代,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恐惧的。更谈不上对毒副作用的控制。而是说对他的恐惧。孔子基本上是不肯吃药的。别人给他吃药不舒服了,他说什么?“丘未达,不敢尝”。战国以前,凡是药物,通通把它叫毒药。而且错误地认为吃了药以后,就会有副作用。所以说“服药不瞑眩,则厥疾不廖”。吃药如果没有头昏胸闷,没有这种反应的话病就不会好,所以在战国以前很多是在用针灸,用气功、导引、按摩这类治病为主。西汉后期,开始由毒药的名称,改为叫本草。用药为主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主流。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全文(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