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全文(10)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为什么能够控制毒副作用呢,来通过配伍。中医在运用天然药物,使它成为中药,经过漫长历史,是临床上经过反复的,也就是产生的长期毒副作用,逐渐克服它以后取得的成果。医和药应该是互相共融发展、并肩前进的。方的发展促使了功效的认识。药物认识发展以后,又促进了遣药组方方面的拓宽。
明代的《普济方》─61739首方。它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载方最多的方书。
明代吴昆的《医方考》,收方七百多。它是历史上第一部方论的专著。比较详细地分析方剂。从成无己第一个用《内经》的君臣佐使理论,来分析伤寒二十个方以后,到这个时期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它形成了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论的一个专著。
清代中医的临床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临床医家。他们总结的方书里面,融会了他们创设的,或者修订过去的方也很多。在方剂方面出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1) 方论书很多。但不是很大部头的,从《古金名医方论》以后,又出来《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以及《古方选注》等等,部头虽不大,分析得更具体、更详细。(2) 在规范由博返约,规范适合于教学这个方面发展很快。出了一些对教育方面很有贡献的人,包括陈修园。也出了一批适合于师带徒这类的教材,《医方集解》、《汤头歌诀》。都是汪昂的。它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早期的方剂教材,适合初学的。它大量的选的都是他以前的人们,历代的这些行之有效的好方子。里面很少他自己的方。他从规范它的项目组成、功用主治以及简要的一些方义分析。基本都这个格局已经形成,但到后来的 八四年后的《成方切用》,这加减法丰富了。以及到《成方便读》都属于这一教学类的。但是《医方集解》为其中一种代表。它在方剂分类方法上,开创了一个综合分类法。作者是清代初期的。67 岁写出《医方集解》,79岁时写出《本草备要》。都是教科书形式,很少写临床,也不附病案。开创了中医教科书的设计。
《汤头歌诀》是用来配套的,作为学生教学当中记忆的、记诵方。
方歌还有个背诵的方法。我们觉得要先诵后背,不急着背。天天就朗读,朗朗上口地读,读一段时间以后,每次都从前面的方开始往后面读,学到后面,从前面往后读,其中一大部份的读到后来脱口而出了。重点在有些难背一点的记一下。还是再朗读,这样的效果好得多。
在明清时期,我们刚才谈了两个特点。一个是方药共同发展,一个是由博返约。由博返约的过程一个是规范了。一个有些探讨细致了。所以这个时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对后来的教学开展,因为在上个世纪的前半期开始,在至少中国的大陆地区,很多省办了一个学校。也开始像《医方集解》的有很多也作为教科书。也就逐渐地由小生产的教育方式,走向大生产体制制度,教育方式在过渡。应该说跟清的这段时期的一个经验的积累。早期教材的出现是有一些影响的。
(7) 近代、现代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特别这里总结的是近五十年来,四九年以后的五十多年这个时间内。方剂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大量古代方书的校勘出版,随着出版业,出版手段,信息传递工具,各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所以从五十年代以后,多次地继承整理中医的古籍。
1.
2.
3.
4. 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中药新药的研究与生产。
上一篇:小学生行为规范广播稿
下一篇:统计学习题及答案(完整) 2